求肥、素甘、道明寺,它们到底是谁?名称怪里怪气的和菓子身世解谜

在日本观光时,购买当地伴手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做工精细如艺术品的和菓子(日式点心)是许多人的不二首选。然而当你在选购时,是否曾见过一些取名怪里怪气或富有趣味的和菓子,好比“求肥”和“道明寺”,到底这些名字背后有着怎样的含义?以下将带你一同解密它们久远的身世之谜。

Check out our writers’ top Japan travel ideas!

This post may contain affiliate links. If you buy through them, we may earn a commission at no additional cost to you.

大家吃甜点都怕肥,为何还有点心敢取名为“求肥”?

“求肥”(ぎゅうひ)是一种以白玉粉、糯米粉、砂糖和水饴制成的和菓子,质地柔软,除了可以单吃,也常被当作其他和菓子的基本材料,例如:福井名产羽二重饼、冈山名产吉备团子大福的外皮以及熊本名产誉之阵太鼓的内馅等等,你很容易吃到它,但常常不知道它的存在。

“求肥”发祥自中国,是中国在祭礼时所使用的贡品;在古代,求肥多以黑糖来制作,颜色与现在的白嫩外观稍有不同,因颜色和质感与牛皮相似,因此当时传入日本时,汉字名写作“牛皮”。但遇上日本因受佛教思想影响而不太吃牛与猪肉的年代,因而把汉字“牛皮”(ぎゅうひ)改写为“求肥”(ぎゅうひ),两者的日文发音相同。所以并不是为了想要增肥才取名为求肥哦!

“素甘”是什么?难道是素食甜点吗?

发祥自江户后期的“素甘”(すあま)也写作“寿甘”,是一款有着吉祥寓意的日本和菓子。“素甘”使用上新粉和砂糖制成,流行于东日本地区,在西日本并不常见。素甘的颜色主要有红白相间、纯粉红色和纯白色三种,外形神似日本鱼板,吃起来有着麻糬般Q软的弹牙口感,里面没有包任何馅料,散发朴素的甜味。

而被制作成椭圆形的素甘,通常以“鸟的子饼”或“鹤的子饼”来称呼,在日本某些地区常用于七五三、生产、入学等值得祝贺的各种喜事。至于素甘到底是不是素食甜点,可能要根据各厂商的详细成分表来判明啦。

不是最左,也不是最右,为何叫“最中”?

“最中”(もなか)是一种使用糯米粉制作薄饼皮,然后以模具烧制成脆皮之后再填入红豆馅、栗子馅、麻糬等馅料的和菓子;在过去,包裹红豆馅的才能算是最中,而现在则是只要内部有包馅料或食材都能称为最中。“最中”在现代的日本是非常常见的和菓子,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从高级百货、伴手礼店到超市、便利商店都有售。

“最中”这个名称相传与拾遗和歌集有关,从“水の面に 照る月なみを 数ふれば 今宵ぞ秋の 最中なりける(水面明月影,中秋月正圆)”而来。在古代的日本宫廷中秋宴会中,知道此和歌的官员见到现场白色圆润的饼菓子,说出了“最中の月”一词,意指满月,这道甜点的名字因而被初定了下来。江户时代销售的最中是以“最中の月”之名来销售,后来开始有不是圆形的最中菓子出现之后,则改为只使用“最中”一词。

现今的“最中”不仅造型多样化,而且其外皮除了传统的褐色外也有特别的粉红色、灰色、黄色、绿色等多种色彩,令人爱不释手。东京神乐坂名产“猫最中”,即是一款大受欢迎的最中,其粉嫩的颜色与猫咪外型十分讨喜,猫迷们来到东京旅游时,绝对不要错过!

而另外一款知名谢罪用伴手礼“切腹最中”,据说也是一天能卖出上千个的人气最中;把红豆内馅塞到爆满合不起饼盖的“切腹最中”,像极了日本武士切腹之后开肠破肚的模样。这款“切腹最中”的发明者为东京新正堂的第三代传人,以“浅野内匠头切腹之地”的概念开发了这款旷世巨作“切腹最中”;之所以会想出这样的点子,是因为新政堂的店面旧址即为播磨赤穗藩第三代藩主“浅野内匠头”的切腹之地“田村家上屋敷”,抱着纪念这位名人的想法,创造了这款最中。“切腹最中”成为赔罪热门礼品其实有着误打误撞的原因,连老板自己都感到惊讶,但不论如何,古代日本人必须以痛苦的切腹来表达自己的歉意,而现在,则可由和菓子代劳。

Check out our writers’ top Japan travel ideas!

“鹿之子”?鹿的...孩子?

“鹿之子”(鹿の子)为鹿の子饼的简称,这是一种以求肥或羊羹为内馅,外围布满甜红豆或其他甜豆所制成的和菓子,并在最外层裹上一层寒天(琼脂)来固定外型和增添光泽度。至于为何取名为“鹿之子”?当然与鹿的孩子无关,而是因为其外层凹凸不平的甜豆神似小鹿斑比的点状花纹而得名。

通常鹿之子凹凸不平的外层可使用多种甜豆来制作,使用小红豆来制作的鹿之子常被称为“小仓野”;使用白隐元豆(白花豆)来制作的鹿之子则被称为“京鹿之子”;而使用栗子来制作的鹿之子也很普遍,通常被称为“栗鹿之子”,十分有趣。

在宝历年间(1751~1764)被创作出来的“鹿之子”,最初由人形町的惠比寿屋开始销售,之后广受全国欢迎而成为人气名产。看起来密密麻麻的鹿之子,吃起来十分美味,如果你没有密集恐惧症,不妨尝试一下。

Klook.com

超可爱的“香鱼烧”里面有包香鱼吗?

光听到“香鱼烧”这个名字,是否会觉得是用香鱼制成的菓子呢?还是包着香鱼馅料的食物呢?到底跟香鱼有什么关系?而一看到香鱼烧的模样,你肯定会不自觉地发出“好可爱哦!”的惊叹声,不过到底里面包了什么馅料?接着就来解密一下吧!

其实香鱼烧的日文名字叫做“若鮎”(わかあゆ),是一种以面粉、砂糖、炼乳和鸡蛋等材料制成的和菓子,一般使用铜板来煎烤外皮,并烧印出它的眼睛、尾巴和鱼鳍,里面包的内馅则为上面介绍过的“求肥”。在京都和岐阜地区通常是包裹一整条求肥,关东地区有时会包裹求肥与小红豆,名古屋地区则有味噌口味的特殊香鱼烧,因此香鱼烧其实只有外型如似香鱼,并没有使用任何香鱼原料哦!

至于香鱼烧的发源地有人说是京都,也有人说是岐阜或名古屋爱知,而香鱼烧的原型则来自一种叫做“调布”的长方形和菓子;“调布”同样也是一种以咖啡色煎烤饼皮包覆求肥的菓子,经过后来改型为香鱼形状之后,则成为现在这款“香鱼烧/若鲇”。

香鱼烧是一种季节限定的和菓子,通常于每年5月至7月之间销售,属于日本初夏的风物诗之一,日本人会在夏季食用它。六月是日本香鱼禁渔期结束的月份,日本餐厅会于六月初开始推出香鱼料理,而同时和菓子店家也会于这段期间推出可爱又美味的“香鱼烧”呢!

水里无月?水无的月?“水无月” 到底和月亮有没有关系?

“水无月”(みなづき)其实与月亮完全没有关系,不过与日本的“六月”有关联。

旧历六月在日本又被称为“水无月”,而在这个月份的最后一天,京都地区的神社会举行除去罪恶与不洁,祈祷下半年无病息灾的“夏越祓”祭典,由于在过去,冰块是昂贵的奢侈品,因此庶民们便以葛粉、白玉粉、面粉以及糖和小红豆制成点心,切成三角形象征着清凉消暑的冰块碎片,而红色的红豆馅则有着除魔解厄之含意,这就是“水无月”和菓子的由来。如果你于六月时造访京都,不妨购买一下这期间限定的“水无月”菓子哦。

“外郎糕”?难不成是官员专属糕点?

长得超像羊羹,吃起来口感却像娘惹糕的“外郎糕”(ういろう)是一种以蒸笼蒸制而成的“蒸菓子”,其配方与水无月的三角底座有点类似,不过主要以米粉制成。而关于“外郎糕”的名称起源众说纷纭,比较常见的几种说法为,最初以黑糖来制作的外郎糕颜色和外郎药(透顶香)相近,因此得名;另外也有菓子由外郎家族发明所以取名为外郎糕等说法。

“外郎糕”的制作方式和口味根据日本各地区而有些许不同,通常被视为“名古屋”名产,不过在神奈川的“小田原市”也非常具有知名度。从京都外郎家分家的“小田原外郎家”自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至今已持续经营汉方外郎药(透顶香)和外郎糕事业已650多年,此家族的祖先为元朝从事医事的陈外郎,于元朝末期自中国逃亡到日本博多,目前当家之主为第25代子孙,历史十分悠久。

外郎家在小田原设有一个“外郎博物馆”,详细介绍了关于外郎糕的历史。而除了知名的名古屋跟小田原之外,在京都、山口、德岛、伊势、神户等地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口味,吃起来口感略有不同,值得多品尝几家。

 

Check out our writers’ top Japan travel ideas!

取名为“道明寺”?!难道与流星花园有什么渊源?

这下可能要让广大的流星花园粉丝们失望了,长得美丽动人的“道明寺”与流星花园男主角一点关系都没有,倒是与日本一种名为“道明寺粉”的和菓子材料有关。

“道明寺”又称为“道明寺樱饼”,有着樱花般的粉红色泽,非常讨喜。而日本关西地区与关东地区都有“樱饼”这款和菓子,只不过外型与食材完全不同。长得圆滚滚、外层以盐渍樱叶包覆的关西“道明寺樱饼”使用了粉红色“道明寺粉”来制作,这是一种把糯米蒸熟再干燥制成的米粉;而关东的“长命寺樱饼”则是由小麦粉制成粉红色薄皮,外层一样披着盐渍樱叶,然而整体口感和道明寺樱饼吃起来完全不同。通常“道明寺樱饼”在日本直接被称为“道明寺”,是一款十分值得一尝的春天和菓子,在超市就可以买到。下次不妨买一盒“道明寺”送给你的流星花园粉丝朋友,开他一个小小玩笑吧!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几款以中文角度来看,名字十分奇特、令人印象深刻的和菓子,不知道大家吃过哪几款呢?

本文提供信息均以公开时为准。

领取免税折扣优惠券!
欢迎关注 tsunagu Japan 开通做博账号啦!

作者简介

nami
nami
  • Check out our writers’ top Japan travel ideas!

搜寻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