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自由行】昔日天皇住处・京都御所:幕末风暴的台风眼
自2016年起,参观京都御所从原本的网络申请改为免申请手续,对于想一览昔日天皇住处的旅人来说行程变得更加弹性而便利了,可以说是一大福音。下面将带您先睹为快,一览皇居的究竟,以及它经历的动荡历史。
This post may contain affiliate links. If you buy through them, we may earn a commission at no additional cost to you.
※本文为外部写手所撰
京都御所历史
从西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开始,到1869年明治天皇将政权移往东京为止,一千多年来京都御所一直都是日本天皇的住处。然而数千年来,京都历经多次战祸,御所也曾数度重建,如今的御所大部分是幕末的安政年间建成的。
虽然在日本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天皇都是没有政治权力的状态,然而在黑船来航向锁国的德川幕府扣关之后,幕府的权威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张推翻幕府,在天皇领导之下抵御外侮的“尊王攘夷”思想也因此而生,于是天皇所在的京都御所便成为了幕末的政治擂台。
京都御守介绍
蛤御门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在集合前可以先去清所门南边,御苑外侧靠马路的“蛤御门”。这里就是幕末时著名的“蛤御门之变”现场,主张尊王攘夷的长州藩势力被逐出京都后,发兵在这里与支持幕府的萨摩、会津交战,现在蛤御门上还布满了当时留下的弹孔。
御车寄&诸大夫之间
导览开始后,首先会经过的是“御车寄”和“诸大夫之间”。御车寄就是供车轿停靠,让乘客上下的地方。现在的大型建筑经常有车道直接穿过门口,玄关前屋顶伸出遮蔽车道的构造,也叫做车寄。进宫者在车寄处下车后,就会到诸大夫之间,也就是等候天皇召见的等候室。
建礼门
继续往前走,经过一个转角就是面对紫宸殿的建礼门。从平安时代开始,太后、皇后等皇室女性开始以平安京内里的诸门为“院号”,以建礼门为号的建礼门院就是其中相当知名的一位。本名平德子的建礼门院是平家武士首领平清盛的次女。已成为太政大臣的平清盛为了巩固平家的地位而让她与天皇联姻,生下具有平家血源的皇嗣,也就是后来的安德天皇。
在源氏一族消灭平家的坛之浦决战时,建礼门院跟随族人投海自杀,但是被源氏救起,之后在京都大原寂光院出家度过余生,成为平家唯一的生还者。
紫宸殿
建礼门再往前一进,朱红的承明门之后就是紫宸殿,平安京大内里的正殿,过去天皇的元服、即位、大尝祭、立太子等重要大典都在这里进行,二十世纪后的大正、昭和两天皇都还在这里登基。至现在的上皇明仁、以及德仁新天皇虽然都在东京即位,但仪式时所使用的“高御座”,仍收藏这座紫宸殿之内。
其实最初的正殿叫做大极殿,但在平安时代后期数度火灾之后,朝廷才将重要仪式移往原本天皇私人起居用的紫宸殿。紫宸殿成为正殿之后,原本的大极殿也不再重建了。
春兴殿
走过承明门前,来到紫宸殿外的东侧,有一座独栋的“春兴殿”。近来因为新天皇即位而再度成为话题“三种神器”之一的“八咫镜”,过去就是安置在这里,相当于现在东京皇居收藏八咫镜的“贤所”。
小御所
再转到紫宸殿的后方,先经过了小御所,这里又是一个更关键的历史舞台了。
原来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后,事实上依然掌握了政治实权,更还拥有国内最多的领地,于是倒幕派的各路头人趁着夜黑风高在这座小御所召开了会议,以明治天皇的名义要求德川庆喜辞官纳地,并且建立由倒幕派主导的新政府。
但对德川家而言,这些领地是祖先用血汗打下来的财产,岂能轻易松手,于是引发了后来的戊辰战争。
清凉殿
接着会来到清凉殿。这里原本是天皇日常起居的宫殿,不过后来功能被“御常御殿”取代,成为天皇处理一般政务的场所。很好奇没有实权的天皇都在处理什么政务?不过在幕末时代剧里,例如天皇接见攘夷派公卿、嘉奖会津藩主等场面,都是发生在清凉殿。殿内安置了一座供天皇休息的“御帐台”,两侧还有常见于神社的守护兽“狛犬”,明示了过去天皇即为神明的“现人神”信仰。
御常御殿
循原路出去再往北,就会看到御所内规模最大的宫殿:御常御殿。在明治天皇移居东京之前,这里就是他最后在京都生活的地方。殿内除了天皇的寝室、书斋等房间之外,还有收藏“三种神器”中“天丛云剑”与“八尺琼勾玉”的“剑玺之间”。
参观资讯
以上是京都御所的简单介绍。当然,实际走访绝对比文字和照片精彩百倍。
过去要参观京都御所都必须先在网络上预约登记,但从2016年起已经改为免申请,游客只需要注意公休日及导览时间,于靠近乌丸通的“清所门”前集合即可,十分方便。日语导览一天有四回,英语及汉语则有两回。
虽然参观已不需要申请手续,但还是建议出发前先到宫内厅网站确认一下导览时间和每个月的开放时间。
本文提供信息均以公开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