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歌舞伎只有男性能演出?關於日本傳統藝術「歌舞伎」
日本傳統藝術「歌舞伎」聞名國際,更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無形文化遺產。歌舞伎無論是男人、將領、小孩、王子、年輕女性、年邁女性,各式各樣的角色皆是由男性演出。本文就要透過17個小知識,簡單介紹日本代表文化之一的歌舞伎。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1. 歌舞伎是日本傳統藝術,也是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
MGA73bot2 /Flickr1965年,歌舞伎這項藝術被指名為重要無形文化財。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宣佈,歌舞伎與其他42項藝術並列為「人類口傳與無形文化資產」。2009年,亦被指定為無形文化遺產。由此可見,歌舞伎藝術,十分受到世界的重視。
2. 歌舞伎(Kabuki)一詞,源自日文「傾く(kabuku)」
すじにくシチュー/Wikimedia Commons「傾く(katamuku)」,古時讀作「kabuku」,是「倚靠」的意思。在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穿著醒目、舉止超越常規的人們會被說是「傾奇者(kabukimono)」,而這些「傾奇者」發明了一種名為「傾奇踊(kabuki-odori)」的舞蹈。這種舞蹈誇張而醒目的動作,以及舞者身上的奇裝異服,在當時顯得十分超乎常理。
3. 發明傾奇踊的女性──お国(okuni)
OceanSound/Wikimedia Commons這位女性的身份,至今仍是個謎,但是她是現有文獻記載中,最早開始演出傾奇踊的人。最早的傾奇踊,娓娓道出一名傾奇者在茶坊挑逗戲弄一名女性的故事,內含情色情節。
4. 早期的歌舞伎,是由「遊女」所演出
Benichan/Wikimedia Commons遊女,是早期的性工作者。表演歌舞伎的遊女,便稱為遊女歌舞伎。當時樂器新星「三味線」開始被引進當時的歌舞伎表演。遊女會身披虎或豹皮斗篷進行表演。
5. 歌舞伎以前也由未成年男性扮演
除了女性扮演,也有未成年的男孩所扮演的歌舞伎,稱為「若眾歌舞伎」。通常年輕的若眾歌舞伎也是性工作者,招攬男性客人用。因此古時歌舞伎的表演當中,也會多少含有同性情色元素。
6. 遊女與若眾歌舞伎的人氣高漲,卻也使喋血事件頻傳,迫使政府下令禁止
PIXTA古時嫖客會為了遊女與若眾相互大打出手。為了遏止這個不良現象,政府下令禁止遊女與若眾行業,但是因為這個行業十分有人氣,約過了十年才在歷史上正式銷聲匿跡。而也因為「妨害風俗」的理由,女性被禁止參與演出歌舞技,漸漸地變成了只有男性能演出。
7. 現今歌舞伎的演員皆是男性。
MGA73bot2/Wikimedia Commons無論是男人、將領、商人、小孩、王子、性工作者、年輕女性、年邁女性、鬼魂,各式各樣的角色皆是由男性演出。想要區分角色,可得注意演員的動作與衣著,觀賞表演時不妨多留意他們詮釋女性的方式。
8. 歌舞伎大致分為「歌舞伎狂言」與「歌舞伎舞踊」兩種表演。
Alex Hurst/Flickr「歌舞伎狂言」是有故事性的演出,通常敘述歷史故事(如將軍之死等),或是特定時代為背景的編造故事。「狂言」,簡單來說是一種戲劇演出。「歌舞伎舞踊」,則主要是舞蹈的演出;「舞踊」本身就是舞蹈的意思。如果您才剛開始接觸歌舞伎,建議您從歌舞伎舞踊深入研究。因為舞踊主要是舞蹈性的演出,就算不了解人物對白也沒關係。
9. 「歌舞伎狂言」相同的世界觀
GanMed64/Flickr在歌舞伎狂言的故事中,會出現某特定歷史中的人物,但是故事的發展會不太一樣。也因此,有許多故事會設定在相同的時空背景,劇情卻各不相同。
10. 演出橋段的名稱很難唸出來,所以它們都有相應的暱稱。
在江戶時期,人們喜歡利用諧音字或是筆畫數為奇數的字來為演出的橋段命名,也因此,許多橋段的段名都很難依照正常的發音規則唸出來。現今,人們為這些橋段取了暱稱,比如說「都鳥廓白波(Miyakodori Nazarene Shiranami)」,就被簡稱為「忍之惣太(Shinobu no Sota)」。
11. 黑衣人在台上隱形的潛規則
Wmpearl/Wikimedia Commons穿著黑衣的人士「黑衣後見」,負責移動或是傳遞道具給演員。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應將黑衣後見視為隱形的存在。
12. 整個演出跟隨著「拍子木」的節奏。
「拍子木」是在歌舞伎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拍子木指示了戲劇的始與終、演員的台詞節奏,還能加強演員行走意象。有時會有以拍子木擊板,就成了「付板(tsukeita)」
13. 獨特的歌舞伎妝
Claus Ableiter/Wikimedia Commons歌舞伎妝依照角色而不同,越是脫離人性的角色(如神、鬼),臉上的妝容就會越與正常人迥異,比如說強調面部肌肉與血管的妝容。紅色的妝代表好人、藍色的妝代表敵人、而褐色的妝代表惡魔或地精。這種如上圖的化妝方式被稱為「隈取(Kumatori)」。
14. 當演員停下動作,擺出特定姿勢時,代表現在是該段落的高潮。
白拍子花子/Wikimedia Commons「見得(Mie)」,也就是演員在演出高潮的時候,停下來擺出特定的姿勢而不停止戲劇的步調。正如電影中的停格般,「見得」強調出舞台上包含演員如詩如畫的景觀。
15. 當有人在「見得」時大叫,他並不是大聲侮辱,而是在喝采!
benichidori/Flickr這個舉動稱為「掛聲(掛け声;kakegoe)」,呼喊出演員的名字,以示對其演技的讚賞。不過掛聲之舉通常是較精熟歌舞伎表演的老觀眾在做的,如果您不熟悉的話絕對不要嘗試掛聲。
16. 演員的襲名
urasimaru/Flickr演員會有「名跡(Myouseki)」,也就是舞台名;而繼承舞台名的行為,稱作「襲名(shuumei)」。當演員資歷越多,他們就會冠上越來越多知名的名字。通常,演員的孩子會直接承襲上一輩的舞台名,但是也有可能是根據他們的技藝承襲別人的名字。除了「名跡」,演員也會有家族名「屋號(屋号;yagou)」。
17. 歌舞伎音樂是精髓。
Meredith P./Flickr歌舞伎的音樂可以是人聲,也可以是由小鼓、和笛與三味線等等樂器演出。配合拍子木的節奏,演奏出風格獨特的歌舞伎音樂。
封面照片:Kobby Dagan / Shutterstock.com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