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嚴苛的監獄!北海道・網走監獄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在日本全境分布著幾所監獄,今天想介紹給大家地處最北端的北海道網走監獄博物館。它究竟是監獄?還是博物館?實際上,直至日本昭和61年(1986年),這裡一直是關押囚犯的網走監獄,改作博物館供人參觀不過才30幾年的事。這座監獄博物館主要為了向世人介紹網走監獄的歷史,尤其是它在開拓北海道的歷程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然而緣何會在天寒地凍的北海道網走地區建造監獄?曾被關押在此的囚犯們其日後的命運又如何?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為您逐一作答。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本文為外部寫手所撰
網走監獄是日本最著名的監獄,在北海道道路開通後,為了安置來自日本全國的重刑犯所設置的。高倉健主演的電影《網走番外地》,就是以網走監獄為題材拍攝的。事實上,在一百三十年前,1200多名囚犯們最初被送到當時人口僅631人的網走市建設道路進行開鑿工作,作為北海道開荒的先行者,很多犯人都死於饑寒交迫,正是因為他們,才使網走監獄成為日本最著名的監獄。
網走監獄有名還因為這裏曾關押過「日本越獄王」白鳥由榮,他是日本最富神秘和傳奇色彩的越獄犯。白鳥2歲時喪父,母親後又改嫁,生活的不幸與貧困使他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年時便染上賭博惡習。26歲因殺人罪被判入獄,11年裏,他4次越獄。後來人到中年的白鳥以模範犯人的身份假釋出獄,出獄後他還出過一本書,72歲在東京去世,結束他傳奇的一生。網走監獄博物館作為北海道重要的文化遺產記載了當年犯人們勞動的艱辛和為北海道帶來的貢獻,這裏印證著被監禁在這裏的犯人們的生活,艱巨的開拓任務,以及行刑資料展示的場地。
波詭雲譎的日本明治時代初期(1868年)
網走監獄的曆史可追溯到150年前的日本明治時代初期。當時的日本政局飄搖動蕩,由於發生多次叛亂,導致政治犯驟增。明治之前的整個江戶時代,對於罪大惡極的凶犯皆處以斬首極刑,但這種斬首刑罰遭到了西方各國的批判。此背景下,日本明治15年(1882年)斬首刑逐被廢除。
廢除了斬首刑,不得面對的現實問題隨之而來——如何收容不斷增加的犯人,說白了就是把這些罪犯關哪呢?有記載,明治18年(1885年)日本全國的罪犯過8萬9000人,總不能放任這些犯人不管,但是監獄又嚴重不足。只能新建監獄,於是地點選在了北海道。
建造監獄,為什麽選在北海道?
彼時的北海道稱作蝦夷,尚是一片未開墾的荒蠻之地。不但幅員遼闊、礦產豐富,而且毗鄰俄羅斯國境,國防戰略意義上講,北海道地理位置乃得天獨厚,急於開拓。然而要開墾這片廣袤的處女地,並非紙上談兵。當時的明治政府急中生智,擬定蝦夷修建監獄,意於讓服刑的犯人開疆闊土。此舉不光費用大省,而且希望犯人刑滿釋放後能留在蝦夷,這樣又增加了這裏的人口。基於此種考量,明治政府分別在北海道修建了樺戶監獄、空知監獄、釧路監獄,明治23年(1890年),在人口不過630人的網走小鎮建造了釧路監獄網走分監。在這裏服刑的都是被判無期徒刑的罪大惡極者,這些囚犯們以開拓蝦夷的重體力勞動度過漫漫刑期。
異常艱苦惡劣的北海道拓荒
被帶到網走監獄的囚犯,最先開墾建設從北見峠到網走約228公裏的公路。
當時的囚犯們每天只有4~5個小時睡眠,且食物供給嚴重不足,為防逃跑,監獄還用鎖鏈將兩個犯人鎖在一起。據記載,因營養失調死亡、開拓工作中被棕熊、狼等野獸襲擊死於非命、工程事故意外受傷或喪命等等各種死亡人數超過200人。忍受不了苦刑企圖逃跑的犯人,會被看守當場斬首。 這樣非人道的惡劣環境下進行的北海道墾荒,引起明治政府的重視,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明治27年(1894年)被叫停廢止。
回顧曆史——去參觀網走監獄博物館
明治42年(1906年)網走監獄曾遭遇火災,建築物基本被燒毀,殘存的隻有一棟單人牢房,明治45年(1909年)對它進行了修複,就是現在看到的放射狀建築物。由於採用了西歐的建築技術,被稱為「偽洋式建築」,作為文物得以保存下來供後人參觀。
博物館內有高仿真的人偶模型可再現當年監獄的情形;另外有興趣的話,距離博物館3公裏的新網走監獄還可嚐試一下當年的菜單。
參觀網走監獄博物館,不僅可以了解當年囚犯們如何在寒冷的北海道度過漫漫刑期,更重要的是從中感喟那段悲壯的曆史。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