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武士之鄉 ── 會津若松市的白虎隊巡禮

每個到訪福島縣會津若松市的旅客在走出車站時,一定都會看到這座身著洋服,手持步槍的少年武士像。「白虎隊」,這群在動盪時代裡為了捍衛鄉土而獻身的少年已然成為會津的象徵。本篇將介紹會津若松市內與白虎隊有關的六大歷史景點。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一、會津若松城

首先來到幕末時的激戰地--會津若松城。會津藩的初代藩主保科正之為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側室所生。他所立下的家訓第一條便是「必對將軍竭盡忠義,不可依他藩之例而自處,若懷二心即非我子孫,家臣亦絕不可跟隨」。

正是因為歷代藩主一心一意以此為信條,因此在幕末那個激烈變化的局面下,會津藩仍死腦筋的效忠幕府,以致於成為日本喚來新時代的祭品。

由於「大政奉還」後,末代將軍德川慶喜拒絕新政府「辭官納地」的要求而導致了戊辰戰爭的爆發。包括會津藩在內的德川軍在戰局失利後雖對新政府表示恭順,但以薩摩、長州為主力的新政府軍卻提出將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斬首的苛刻要求。

在毫無轉寰餘地下,松平容保回到會津備戰,將所有武家男子依年齡層分為玄武、青龍、朱雀和白虎四隊進行西式訓練,其中白虎隊就是由17歲以下少年組成的最年輕隊伍。

新政府軍一路殺向東北,在會津展開慘烈的攻城戰。今天白牆赤瓦的美麗天守,其實早在當時就被如雨的砲彈打成蜂窩,在戰事結束不久候便解體拆除。現在的天守是在1965年重建。殘存的石垣上,至今還留存著當年的彈孔。

名曲「荒城之月」的歌詞,被認為就是在描述會津戰後若松城的荒涼之景。在天守的東南斜對角,便立了一座荒城之月歌碑。

從城東側出去,靠近縣立博物館路邊,有座持槍女子銅像,這就是2013年NHK大河劇「八重之櫻」的主角新島八重

八重誕生於會津藩的砲術世家,會津戰爭時,她手持當時最先進的史賓賽連發步槍迎戰敵軍。就連當時參與攻城的西鄉隆盛堂弟,日後的陸軍大將大山巖都慘遭八重狙擊,大腿被子彈貫穿後送急救。因為幕末時的事蹟,她被後人形容是「幕末的聖女貞德」。但她後半生積極投入日本紅十字會的活動,並在日清、日俄戰爭時擔任護士不分國籍的救助傷者,因此也被譽為「日本的南丁格爾」。

二、阿彌陀寺

在靠近七日町車站的阿彌陀寺內,有一座建築風格略顯突兀的「御三階」,其實是從會津若松城遷移到這裡的。而它玄關處的唐破風,則是將若松城本丸御殿的遺構改裝上去。這是若松城所遺留唯一的原始建物。

在阿彌陀寺的墓地內,埋葬了許多在會津戰爭中戰死的人們。另外也有一位著名的劍客長眠於此。

這就是新選組三番隊長﹔齋藤一之墓,相信「神劍闖江湖」的書迷對他一定再熟悉不過。

新選組局長近藤勇被殺後,齋藤在會津與副長土方歲三分離,率領部分隊員與會津並肩作戰。戰後他與會津女子結婚,改名「藤田五郎」並進入警視廳,也參與過鎮壓西鄉隆盛叛亂的西南戰爭。在東京去世後,家屬依他的心願,讓他以會津人的身份安葬在這片他曾為之奮戰的土地。

三、舊瀧澤本陣

建於江戶中期的這座古民居原本是鄉頭(支配多個村落的首長)的宅邸。因為是地方有力者的住家,而且還會充當會津歷代藩主參勤交代及巡視領地途中的休憩所,因此也比一般的農家氣派。

會津戰爭時,會津藩也在這裡設立本陣。白虎隊員就是在此受命出戰,敗退之後在鄰近的飯盛山迎接悲劇的結局。由於是會津的重要陣地,因此這裡也曾遭到新政府軍猛攻,屋內還有許多激戰時留下的彈孔和刀痕。

四、飯盛山

從舊瀧澤本陣徒步五分鐘就能抵達飯盛山下。山下有兩間與白虎隊相關的資料館,在半山腰的「蠑螺堂」則以它奇妙的建築構造而聞名。

蠑螺堂玄關有座向外伸出的大型唐破風,建築本體外觀有四層高,如它的名字像隻背著殼的蠑螺。但進入內部就會發現,裡面是條直通到頂的螺旋步道。到了頂端之後則是從另一條步道下去。兩條動線獨立而交纏,上下樓會聽到來自不同動線的咚咚腳步聲,但卻不會看到人,是日本極罕見的雙重螺旋構造。

從蠑螺堂再往上不遠,就是白虎隊員們長眠的墓地。

奉命出征的白虎隊員在戰場上慘敗後,其中20名隊員退守至飯盛山上,為了不被敵人生擒,他們最終做了集體自殺的選擇,在山野間切腹、自刎或互刺而死。20名自殺的隊員中僅有一人獲救。倖存的隊員飯沼貞吉直到晚年才向人提起當年之事,飯盛山的悲劇因此為人所知。以77歲高齡於仙台去世後,他的一部分骨灰被帶回會津,並在白虎隊墓地內立下他的墓碑。

1930年代,日本的盟邦義大利與德國在得知白虎隊的故事後,也先後以羅馬市及大使個人名義獻上紀念碑。

五、會津武家屋敷

武家屋敷內有數座遷移或重建的江戶時代建築。其中最主要的一棟是會津藩家老西鄉賴母的宅邸。

相對於藩主松平容保一心效忠幕府,身為藩內重臣的西鄉賴母則視會津存亡為優先,甚至不惜因此觸怒主公。當京都政局動盪,幕府要求容保擔任京都守護職時,賴母極力勸阻容保跳進這場吃力不討好的渾水裡,還曾遊說駐京藩士回國,因而遭到容保免職。

戊辰戰爭爆發後,賴母被恢復家老職位,並率軍抗敵。而賴母一家的女眷12人在新政府軍攻入城下時為了不受敵人玷污,一同寫下辭世詩後,於宅內集體自盡。那天正巧也是飯盛山白虎隊員自盡的同一天,賴母之妻千重子正是飯沼貞吉的姑母。

看了一連串沉重故事後,不妨到隔壁的紀念品店逛逛,轉換心情。福島縣清酒享譽全日本,得獎數更是全國第一,店內清酒種類豐富,是選購當地銘酒的好所在。

Klook.com

六、會津藩校日新館

日新館是會津藩專供武家子弟就讀的學校,原本緊鄰若松城,但在會津戰爭時燒毀。1987年根據留存的圖面資料,於會津若松市北方的郊區重建,復原當年的校園。

在館內的展示中,可以看到教授內容除了武道、禮法及儒教典籍外,更包括數學、醫學、天文等知識。在戰亂席捲會津之前,白虎隊的隊員們也都曾在日新館度過他們的青春。

總數300人的白虎隊,其實尚有許多隊員在明治維新後努力的生存。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名為山川健次郎。從戰火中生還的他日後以公費留美進入耶魯大學攻讀物理,回國後成為日本第一位物理學教授以及理學博士,並先後擔任了東京、九州、京都三所帝國大學的校長。

另一位則是與東京車站建造者辰野金吾同為日本第一代建築師的曽禰達蔵。他原本跟辰野一樣出身九州唐津藩,因追隨身為幕府重臣的主公小笠原長行而來到會津,以白虎隊的身分經歷了戰爭。關東大地震時,當他建造的大樓仍煙塵瀰漫、內裝不斷掉落時,年老的曽禰達蔵為了檢查建築損傷,竟留下一句「這裡就是我的葬身之地」便飛身衝入危樓中,令在場同僚嘆道「不愧是殘存下來的白虎隊!」

日新館距離市區較遠,建議搭電車至廣田站後轉搭計程車前往。車站隔壁便有計程車行,請記得記下車行電話以便回程叫車。

心中懷「義」,連結未來

2018年,當日本各地都為「明治維新150周年」進行各種紀念活動時,唯獨福島縣不但不沾所謂維新功臣的光,甚至連「明治維新」一詞都不用。實際走訪會津的傷痕之地,我們多少也能夠體會到其中的辛酸。但是牢記過去,重視傳承的心情,其實並沒有差異。會津人用了不同的角度去紀念歷史,而其中的心情想必就是那一年高懸在縣內的掛幅上寫的:心中懷「義」,連結未來。

東北特輯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

領取免稅折扣優惠券!

作者簡介

邱立崴
邱立崴
  •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搜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