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都的另一面:京都近代建築巡禮
京町家與神社佛閣,「古老而優美的日本」是人們對京都最深刻的印象。不過這座古都除了傳統的一面之外,其實也是近代建築的寶庫。這些在明治到昭和之間建造的洋風建築增添了京都風景的多樣性,也讓這座城市成為日本近代化的縮影。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梅小路機關車庫
讓我們從靠近京都車站的「梅小路機關車庫」開始。
這座扇形車庫於1914年建造,能夠停放20輛火車頭,車庫前方有一座用於調轉車輛方向以便入庫的轉車盤。如今梅小路機關車庫被納為京都鐵道博物館的一部份,不論轉車盤或者是陳列於車庫中的蒸氣車頭,都繼續以動態保存的理念進行展示性的運轉。當火車頭開出車庫,鳴起汽笛、噴出黑煙,轉車盤緩緩轉動時,相信不論是建築宅或鐵道宅都會為之瘋狂。
西本願寺傳道院
屹立京都四百餘年的西本願寺,在它的門前町,一座紅磚圓頂的建築格外顯眼。這座洋風建築建造於1912年,原是西本願寺旗下企業「真宗信徒生命保險」本店,現在作為僧侶的教育設施「傳道院」。
建築師伊東忠太採用了明治時代流行的紅磚白帶「辰野式」作為牆身色彩,展現西本願寺這悠久宗派與時並進的一面,又採用了印度式的圓頂與火燈窗來連結佛教印象。對於鑽研日本建築史的伊東忠太來說,這是棟表現日本建築源流與未來進化方向的「建築進化論」論述之作。
任天堂舊本社・丸福樓
世界聞名的電玩帝國-任天堂,其實是家133年歷史,不折不扣的京都老舖企業。
以紙牌遊戲起家的任天堂舊本社位於七条大橋以北,正面橋西側的鍵屋町。這棟1930年落成的「丸福樓」外觀簡潔,但在細部帶有裝飾藝術的風格。外觀雖是座近代化洋樓,不過建物往後漫長延伸的特徵卻是脫胎自傳統京町家。2020年,閒置多年的丸福樓委請安藤忠雄設計,將內部改裝為旅館,已於2022年四月一日開幕。
東華菜館
四条大橋西側有座外觀炫目的「東華菜館」,由美國建築師威廉・沃利斯(Merrell Vories)設計。這座餐廳採用西班牙式巴洛克元素,內外滿是密密麻麻的雕刻;不同於西歐的巴洛克多用植物或絲帶狀的裝飾,東華菜館處處可見寫實的羊頭、魚介類,似乎是想表現「山珍海味」。
除了建築外觀,目前仍能運作的京都最老升降梯也是一大看點。這裡在1926年落成時原本是家西餐廳「矢尾政」,於1945年轉讓給中國裔的料理人,成為今日的東華菜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於1895年落成,由宮廷建築師片山東熊設計,是明治時代三座國立博物館(東京、奈良、京都)之中規模最大的。
博物館從大門外觀就十分浮誇,還設置了帶有圓頂的哨戒亭,森嚴感有如宮殿。希臘式三角山牆的車寄上方,以及兩翼的尾端都頂著龐大的馬薩式屋頂,整體視覺十分厚重。在帝國主義時代,博物館不只是吸收新知的見學設施,更是帝國誇耀自身物產豐饒、文化璀璨的宣傳場域。從這座博物館的壯觀正可看出這樣的企圖心。
五龍閣
在往清水寺的坡道邊有座外觀典雅,內裝華麗的洋樓餐廳「五龍閣」。這座洋樓原本是位企業家松風嘉定的宅邸,於1914年建造,設計者為創設京都大學建築科,號稱「關西建築之父」的武田五一。宅邸本體為三階木造,外貼的灰色花崗石營造出威嚴感,屋頂的鴟尾則增添了些許和風色彩。而在內部,精緻的彩色鑲嵌玻璃與木構裝潢呈現的活潑感則與外觀形成了巧妙的對比。
彌榮會館
鄰近祇園的彌榮會館曾是間大型演藝場,可以欣賞舞妓演出以及各種傳統藝能。這座建於1936年的建築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帝冠樣式」,將西式建築戴上東方式屋頂。彌榮會館除了屋頂以外,各層也都有大大小小的出簷,十分熱鬧。
2021年,彌榮會館被收購改建為為帝國飯店京都分店,預計在2026年重新開幕。但不同以維持原結構與內裝為基礎進行增建的丸福樓,彌榮會館採取的「立面保留」拆除了大部分的構造,只留下兩面外牆。這種作法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也令人們反思舊建築活化的合理手段究竟為何。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平安神宮大鳥居旁的京瓷美術館是另一座代表性的帝冠式建築。屋身貼滿了充滿昭和風情的黃褐色面磚,頭頂的切妻破風雖佔全體比例不大,卻強烈彰顯了帝冠建築所欲表現的東亞風情。這裡前身為京都市美術館,於1933年開館。2020年,京瓷株式會社買下企業冠名權,更名為「京都市京瓷美術館」,並進行了內部空間的改造,於2020年五月以新的形態重新面世。
新島襄舊邸
新島襄是同志社大學的創辦人,於幕末時期偷渡至美國留學,並受洗為基督徒。明治維新後,他獲新政府承認為正式留學生,並在政府要員組成的「岩倉使節團」訪問歐美時擔任翻譯。1974年,新島襄回到日本進行傳教,以及準備大學的設立。
新島襄的舊邸是京都現存最古老的洋風住宅,位於京都御苑東南角的寺町通上。外觀模仿美式的殖民式建築,不過構造工法卻是讓樑柱外露的日本傳統「真壁造」,內部的田字形隔間也是日式格局,是明治初期「擬洋風」建築的範例。
同志社大學
新島襄創辦的同志社大學是一所教會學校,位在京都御苑北側的今出川通上。校內仍保留了許多明治時代的紅磚建築,大多是由在同志社任教,並身兼牧師與建築師的美國人丹尼爾・克羅斯比・葛林(Daniel Crosby Greene)所設計。其中禮拜堂是日本現存最古的磚造基督教堂;原為同志社中學校的「彰榮館」則是京都市內現存最老的紅磚建築。如此規模的明治時代紅磚校舍,在全日本都已十分少見。
推薦區域
除了以上介紹的內容,在京都還有數不清的近代建築精品散佈在各個街町之內,是造訪這座古都常會遇到的意外驚喜。但如果想選擇一個能在最短距離內看到最多經典建築的「懶人包區域」的話,不妨到三条通,三条烏丸到三条寺町之間的區段走走。
古時三条大橋是東海道終點,與之連接的三条通也因此而繁華,明治維新後三条通蓋起了公共設施、銀行和商號,密集的洋風建築也成為三条通的代表風景,絕對能讓喜愛近代建築的人感到無限滿足!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