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津宮日祭限定!超震撼曳山巡禮、城下町商人們的「豪華燉煮巨石斑魚」
「嘿呀~嘿呀~呦撒~呦撒~」每年11月,巨大的神轎和拖著神轎的人們熱情的聲響,迴盪整個唐津舊城下町區。2016年,「唐津宮日祭的曳山儀式」包含「神轎、山車、小吃攤販活動」被國際聯合教育文化機關列為世界無形遺產。在祭典期間,唐津的男人們盡情揮灑勇壯英姿,女人們則精心準備「宮日料理」來招待一直以來在生意上幫助他們的貴人們。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身為唐津人,引頸期盼的唐津神社秋季例大祭
唐津宮日祭,是佐賀縣唐津市的南城內唐津神社秋季大祭。11月2日的宵曳山(神轎)、3日的曳山遊行、4日隔日祭典,每年吸引將近50萬人來唐津參與此祭典儀式。在迎接冬天來臨前,唐津人引頸期盼一年一度盛大祭典,唐津最大的活動。KUN-CHI的漢字為「宮日」(或供日、九日),帶有感謝一年來收獲滿滿、豐衣足食的心意。此稱呼主要用於九州北部,像是唐津,或長崎的長崎宮日祭也是在日本廣為皆知的熱鬧祭典。
「唐津宮日祭的曳山儀式」在1980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民俗文化財。
當地人所敬仰神明到對神明敬獻的巨大曳山巡禮
唐津供日祭的最高潮為3日由身穿傳統祭典服飾的曳子們拖拉著奢華曳山遊行、祭典聖地的御旅所。根據唐津曳山取締役的前川修二先生、內田松夫先生的詳細解釋,唐津供日祭是從1663年的神幸祭開始,隨著住在城下町的商人們的蓬勃發展,慢慢演變為現在唐津神社秋季祭典。
在1819年演變為至今型態,為了伴隨唐津神社所供奉的神明巡禮,打造出配有帶刀和紅獅子造型的曳山為起點,其中紅獅子造型為至今最古老的曳山範本。之後的57年間,鄰近的材木町、魚屋町和米屋町也加入此祭典,一齊打造更加華麗的曳山,共計15台(如今殘存14台)。曳山上頭的裝飾有貼上紙類,或是在紙類上在漆上金銀的妝點等極盡奢華的裝飾。各個城鎮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曳山,例如米屋町的酒吞童子、武士頭盔或水主町的魚伸頭虎的鯱等,最高高度達6.5公尺,重量達3頓左右。200年的歷史,代代相傳的曳山,經由專業職人的細心修復,每台曳山依舊保持著鮮艷華麗的色彩。極奢華的曳山由400位曳子們拉行,團結一致地拉行著曳山那種滂薄場面和壓倒性氣勢,令人震撼無比。
左圖為1819年的紅獅子,右為 1824年2號曳山的青獅子。
僅在宮日祭的2日間,女人們用心做出款待客人的宮日料理
同時,女性們在宮日祭的舞台,便是各個家庭裡。當男人們為祭典狂熱時,女人們則是守護家庭,並準備大份量款待客人們宮日料理,拿出每個家庭最拿手的家庭料理,來招待平日幫助或關照他們的人,這文化風俗和其他地區較不一樣。3日到4日間,招待親戚、貴賓、往來顧客廠商等,多數家庭都會準備300份以上料理。這樣大份量料理,當然由家裡的女主人和親戚們從數日前沒日沒夜開始準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定番料理為超豪華、身長接近1公尺的巨大燉煮石斑魚,是在玄界灘所捕獲的高級石斑魚。其魚腹塞入白蘿蔔和水煮蛋,再加入醬油、日本酒、砂糖,燉煮上整整一日。另外,被招待的客人們則是會準備酒當作謝禮,但並不會真的久坐不起大口大口品嚐料理,僅禮貌性的登門拜訪,且通常這些被招待的客人都是往來客戶廠商或是熟人而已。
大盤子上盛裝著燉煮石斑魚。這可是用特製大鍋子燉煮的。
依照石斑魚的大小,代表是否豪華料理的象徵,更代表商人們事業成功的象徵
日式旅館洋洋閣第五代老闆大河正康先生,在大河先生家裡,在3日和4日間為了住宿的客人,得準備近30公斤的燉煮石斑魚,並在大宴會廳內招待宴客。據大和先生所述,「燉煮石斑魚,是祭典期間的特別料理。旅館會盡可能準備大隻石斑魚,並些許湯汁燉煮防止整隻石斑魚變型。利用3日時剩一半的魚,再次烹煮白蘿蔔料理的湯汁並用魚鱗裝飾。另外有此一說,以石斑魚為主宮日料理,其石斑魚大小也代表著主人的精心準備、盡地主之誼,也代表著唐津商人們『注重門面排場』食文化。」
洋洋閣的大宴會廳所提供的宮日料理。
此外,洋洋閣第五代大河正康先生也提到,「整個唐津,以宮日祭為中心運作。各個家裡女人們都得精心準備宮日料理,其實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
洋洋閣僅在宮日祭的2日間,提供特別料理燉煮石斑魚,此外10月~2月也是石斑魚的盛產季節,不妨也可以嚐嚐最新鮮的石斑魚料理喔。
能用體驗唐津宮日祭中高亢熱鬧的施設「唐津市民會館 曳山展示場」
展示會場中,唐津宮日祭中的14台曳山,一字排開。並詳細介紹各個曳山的名稱及製造年份等等,還有歷代唐津宮日祭的動畫可觀賞。
文章提供來源:Visit Kyushu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